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 正文

脏寒腹胀

释义

证名。脏气虚寒所致的腹胀。因真阳素虚,脏气不足,又口食冷物,身得寒气,阴寒痞寒所致。证见四肢常冷,小腹胀急,冷硬如冰,小便清利,大便时泻,不思饮食,唇口色白,言语轻微(《症因脉治》卷三)。治宜温阳散寒。肝肾虚寒,腹冷如冰,大便不实或小便不利,治宜温阳补肾,用金匮肾气丸。脾肺虚,不思饮食,言语轻微,治宜理中散寒,用理中汤。手足逆冷,回阳救逆,用四逆汤。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脏寒泻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释义拼音Z
  • 脏会

    经穴名。指内脏精气聚会之所。八会穴之一。《素问·长刺节论》:“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难经·四十五难》:“脏会季胁。”季胁指章门穴。因章门为脾之募穴,脾为生化之源,五脏皆取禀于脾,故名脏会。凡五脏疾患,...

    释义拼音Z
  • 脏结

    古病名。 ①状似结胸的一种病症。多因太阳病误下,邪气乘虚入里,与阴寒互结所致。治宜温脏散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

    释义拼音Z
  • 脏厥

    古病名。指因内脏阳气衰微而引起的四肢厥冷。《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属寒厥重证,治宜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及灸法等急救回阳。......

    释义拼音Z
  • 脏脉

    ①五脏之经脉。《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藏脉。”一说指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张志聪曰:“脏脉谓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 ②真脏之脉。详真脏脉条。......

    释义拼音Z
  • 脏气

    ①指五脏的机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参“脏气法时论”。 ②指五脏之五行属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