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Z > 正文

真元耗损喘

释义

证名。肾虚不能纳气的气喘。见《证治准绳·杂病》。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而烦躁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而无为辨耳。”治宜补肾纳气,用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类,煎人参生脉散送下。喘稍定后,以大剂参芪补剂加破故纸、阿胶、牛膝等。八味丸加河车为丸吞服亦可。参见喘证条。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乍热

    病证名。《麻症全书》。“乍热有二,一则热数日热止,过数日又作者;一则一日之间,有早发热而午凉,午发热而夜止者。此二者,皆谓之乍热也。”......

    释义拼音Z
  • 炸腮

    出《普济方》。即痄腮。详该条。...

    释义拼音Z
  • 痄腮

    病证名。见《幼科金针》。又名炸腮、腮肿、含腮疮、蛤蟆瘟。即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两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先后在两侧腮腺部位肿胀,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并且疼痛和压痛,或伴恶寒发热,轻度全身不适及咀嚼不便等症。因感受温毒病邪后,...

    释义拼音Z
  • 摘星换斗

    导引功法名。出《易筋经》。方法为:一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另一手高举过顶,掌面下覆,曲肘钩掌,目注掌心,舌舐上腭,鼻息调匀,用力收回上手。左右换做。......

    释义拼音Z
  • 《摘星楼治痘全书》

    痘疹专着。又名《治痘大成》、《痘科大成》。十八卷。明·朱一麟撰。刊于1619年。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加以综合归纳。首列痘症总论,然后对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治疗等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收载了作者治痘验案、古方、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种人痘法等。书中并附“灯火...

    释义拼音Z
  • 翟良

    明末清初医家。字玉华,山东益都人。幼习儒,随父宦游。尝患疾数月,由医调治而愈,遂留心攻读医药,后竟成名医,颇有治验。后于顺治年间应召入京,不得志而归。撰有《脉诀汇辨说统》、《痘科类编释意》、《经络汇编》等行世。另有《药性对答》等数种,未见行世。......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