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识机体及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发病以及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影响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观念,称为整体观念。用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不是单从局部的病变着眼,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整体观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症方发明》
书名。清·顾靖远撰。十一卷(即《顾松园医镜》卷六-十六)。作者博览前人方书,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着成此书。论述各科病证证治,剖析病情,介绍治法及治疗方剂颇详。并用医案举例,可供临床参考。现有抄本和《顾氏医镜》本。......
释义拼音Z -
《症因脉治》
内科著作。四卷。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刊于1706年。本书论述以内伤杂病为主的各种病证。主张先辨症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法,故以《症因脉治》为书名。书中对于每种疾病的辨证,均分列条目,清晰细致,理法分章,选方大多切于实用。1949年后...
释义拼音Z -
《症治要言》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但大多录自《伤寒...
释义拼音Z -
《知医必辨》
医论著作。清·李冠仙撰于1902年。本书收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医论13篇。皆属李氏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之总结。颇具一得之见。如分析《景岳全书》,即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并非景岳之过及是后人学习偏执的结果。作者对...
释义拼音Z -
《直鲁古脉诀》
脉学著作。见《辽史·方技》直鲁古本传。卷数不详。已佚。...
释义拼音Z -
《芷园臆草存案》
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共载医案十九则。卢氏强调审因求本、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现存清刻本。又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释义拼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