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Y

拼音Y 第59页

  • 药童

    古代对从事一般中药加工技术的人员的称呼。唐代太医署中始设有药童二十四人,其职责是在主药的带领下加工、整理药品。这类人员一般都年龄偏低,故称药童。......

    释义拼音Y
  • 药筒拔法

    治疗学术语。指用药筒将溃疡的脓毒拔出。其作用与拔火罐相似。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坚硬散漫不收,脓深不能向外溃破者。其法先以鲜菖蒲、羌活、独活、蕲艾、白芷、甘草各15克,连须葱90克,用清水十碗,煎几十沸候用;其次,用鲜竹几段,每段长七寸,口径约一寸三分...

    释义拼音Y
  • 《药味别名录及续录》

    药学著作。共二册。高洁编。刊于1919年。本书是北京药行商会为药业人员查验常用商品药材的别名而编印的一种工具书。全书收载500余种药物的别名。分正、续两册。书中所用检索方法也是根据药业人员的习惯而制定,与一般按笔划、部首者不同。是研究地方药店常用药物别名...

    释义拼音Y
  • 药物

    气功内丹术术语。谓元神、元气(元精)。内丹家以其作为炼丹的原料。内丹之药物又有小大、内外之分。外药指炼精化气中所采的元精,因从外动中采来,故名外药。外药初生时,即活子时已来,又称之为“真种子”,在小周天炼化阶段,可称为小药。内药指心中元神,因其本在内心,...

    释义拼音Y
  • 药物发泡灸

    灸法之一。又称药物敷贴疗法,药物发泡疗法。古称天灸。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泡的方法。运用本法时,应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和掌握敷药时间,发泡后需注意防止感染。一般临床上关节疼痛,敷贴疼痛局部;哮喘,敷贴膻中、大椎、肺俞;疟疾,敷贴内关、大椎;扁...

    释义拼音Y
  • 药物中毒

    病名。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中毒现象。《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

    释义拼音Y
  • 药线引流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见《太平圣惠方》。又名纸捻。即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古代多用桑皮纸)搓成纸捻,外粘或内裹去腐生肌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引流去腐,促其疮口愈合。......

    释义拼音Y
  •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药学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对明·龚廷贤所撰《药性歌诀四百味》(又名《药性歌》)的原文(四言歌诀)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并删去了不切实用的内容,增入了语译注解,同时对不常见的难字,加注汉语拼音,便于读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释义拼音Y
  • 《药性通考》

    药学著作。八卷。原题太医院手着,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一-六药性考,介绍415种不分类别的药物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七-八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各种疾病的证治。现存清刻本。......

    释义拼音Y
  • 《药性纂要》

    药学著作。四卷。清·王逊撰。刊于1694年。本书论述606种药物的性味功治。其中选取《本草纲目》中药物597种,另新增9种,叙述简要,并附评注。现存稿本及康熙刻本。......

    释义拼音Y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