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S > 正文

三关

释义

①脉诊部位。指寸口切脉的三部。《医宗金鉴》:“三关者,寸、关、尺也。”

②小儿指诊部位。又称指三关、虎口三关。小儿指纹显现于食指掌侧的三个部位,即风关、气关、命关。详见各条。

③推拿部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称大三关。位于前臂桡侧缘。常用推法,自腕推至肘,为推上三关;自肘推至腕,为退下三关。旧说男推上,女退下,医生施治时均推左手,取推上三关之法。寒证、虚证用之,能培补元气,发汗行气。治发热恶寒无汗,四肢冷弱,赤白痢下,因寒而引起的头痛、腹痛等症。《幼科铁镜》作前臂伸侧为三关。

④气功术语。其说不一。以身体部位而言:一指气沿督脉由下上行时遇到的三处较难通过的地方,即尾闾关、辘轳关(夹脊关)、玉枕关。《寥阳殿问答篇》:“人之尾闾,在尻背上第三节,……丹书名曰尾闾关是也。人之背脊二十四节,……有关在二十四节头尾之中,……此即夹脊关也。人之后脑骨,一名风池,其窍最小而难开,……此关名玉枕,又曰铁壁也。”其位置大致尾闾关在脊椎骨最下段长强穴处,夹脊关在心后背中,玉枕关在脑后两侧风池穴之间。精气在通过此三关时,多会遇到障碍,炁足方能过关,称“一撞三关”。此三关一般叫“后三关”。又有“前三关”之说,指下丹田、绛宫、泥丸三宫。另尚有以耳、口、目,或口、足、手,或鼻、手、足等为三关者。以内丹修炼的阶段而言,有“百日关”、“十月关”、“九年关”的三关之说。《天仙正理直论》说:“初关炼精化气,中关炼气化神,上关炼神还虚,谓之三关修炼。”就是指此三关。又有指内丹术中筑基、炼精阶段中三个修炼要点为“内三关”者。《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使性不变情为一关,情不变精为二关,精炁神打成一片,阳火石汇,炁不化精,神不外驰,常守于中,乃内三关也。”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伤食

    病证名。因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所致的病证。见《丹溪心法·伤食》。一名食伤。治疗伤食须辨虚实。若停滞中焦或胀或痛,为实证,当先去其食,大和中饮主之。若食停上焦,宜用吐法;若食停下焦,痛极兼胀者,须下而去之,宜神佑丸或备急丸。《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虚人易于伤食...

    释义拼音S
  • 神府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神府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在胸骨剑突之中心处。主治心痛。艾炷灸3-5壮。...

    释义拼音S
  • 食喘

    证名。因饮食不节引起的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又名食积喘逆。证见胸满,胃痛腹痛,恶食饱闷,大便或结或溏,上气喘逆,喘呕嗳气等。治宜消导为主,方用保和丸、资生丸、枳术丸等。寒积宜下者,用煮黄丸;热积用承气汤,消导攻下(《症因脉治》卷二)。......

    释义拼音S
  • 洒腿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屈膝提腿。《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洒腿:足不运则气血不和,行走不能爽快。须将左足立定,右足提起,共七次,左右交换如前。”有益寿健身的功效。......

    释义拼音S
  • 萨守坚

    元代道家。西蜀(今四川)人。初习医,因误用药物伤致人命,遂弃医学道,后教人以气功治病。...

    释义拼音S
  • 塞法

    外治法之一。是将药粉以纱布包裹,扎紧,或将药物制成锭剂填塞耳、鼻或阴道、肛门的一种外治法。如治疗慢性鼻窦炎,用川芎、辛夷、细辛、木通研细末,纱布裹少量塞鼻孔中等。......

    释义拼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