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 第11页
-
《三字经合编六种》
从书名。张骥辑。刊于1933年。包括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张汝珍《春温三字诀》、唐容川《痢症三字诀》,和张骥增辑之《三字经汤方歌括》、《春温三字诀方歌》、《痢症三字诀歌括》。......
释义拼音S -
散[sǎn]气
指分散不聚的正气。《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释义拼音S -
散刺
刺法之一。在穴位及其周围进行散在的多点浅刺。《素问·诊要经络论》:“冬刺愈窍于分理,甚则直下,间者散下。”《类经》:“间者散下,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也。”......
释义拼音S -
散法
推拿手法名。指用揉、推、摩等手法向患处四周进行离心方向操作的方法。《保生秘要》:“气胀加推散四肢。”...
释义拼音S -
散复
指气血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释义拼音S -
散膏
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释义拼音S -
散剂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研成粉末为散。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粗末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研成极细末,撒于患处,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
释义拼音S -
散脉
①脉象名。脉浮散无根,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主元气离散,胃气衰败,气血消亡,精气将绝,见于病情垂危阶段。②足太阴之别络。以散行而上,故称。《素问·刺腰痛篇》:“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王冰注:“散脉,足太阴之别也,散行而上...
释义拼音S -
散抟[tuán]
诊断学名词。系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散漫与抟聚,以辨别疾病的新久和邪气的进退。《望诊遵经》:“散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
释义拼音S -
散下
针灸学术语。指左右上下随意进行的针刺方法。与“直下”相对。《素问·诊要经终论》:“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释义拼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