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Q
拼音Q 第12页
-
蛴螬漏
古病名。属颈部漏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其病多因悲思忧虑,情志不遂而得。症见颈项生核如枣,可移动,且伴有寒热胀满的病症。日久可生孔道,疼痛搔痒。可用玄参散内服,或手术治疗。相当颈淋巴结核溃烂而成漏管者。......
释义拼音Q -
鬾病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继病。详该条。...
释义拼音Q -
鬾乳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释义拼音Q -
綦针
古代缝制衣帛的长针。《灵枢·九针论》:“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指长针仿自此针。...
释义拼音Q -
蜞蜍着人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而咬伤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六。即蛭食。治疗以外治为主,详该条。...
释义拼音Q -
蜞针法
外治法之一。指用蚂蝗吮脓血以治疮疡之方法。见《本草拾遗》。蜞即蚂蜞,亦称蚂蝗、水蛭。因该虫头部生有毒腺,吮血时可分泌一种毒液,故使血不凝聚。能借此吸吮患处痈疽之脓血。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入笔管内,以管口对疮头,使蚂蝗吸附痈上吮脓血以提毒外出。如疮大需换三...
释义拼音Q -
岂刺
刺法名。出《灵枢·官针》。即关刺。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Q -
起
⑴站立起来。《灵枢·热病》:“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㈡起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⑶发生,发动。《灵枢·四时气》:“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灵枢·五变》:“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释义拼音Q -
起罐
拔罐术语。指拔罐后将火罐除去之意。起罐时常先用手指按压罐口边的皮肤,另以一手将罐体略向对侧扳动,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一个孔隙,让空气进入罐内,罐即松脱。起罐时,用力宜轻缓,以免损伤皮肤。......
释义拼音Q -
起亟
快速地向上、向外(输送)。亟,急迫、快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释义拼音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