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Q > 正文

气闭

释义

①病证名。癃闭之一。因气虚或气滞而使小便不通。当分虚实寒热而治之。凡气实者,因气结于小肠膀胱之间而壅闭不通,多属肝强气逆之证,暴怒郁结者多有之,宜以破气行气为主,用香附、枳壳、乌药、沉香、茴香等药,兼四苓散而用之。若气陷于下,药力不能骤及者,当即以此药多服探吐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有痰气逆滞不通者,以二陈汤、六安煎之类探吐之。热闭气逆者,以大分清饮深吐之。气实血虚而闭者,用四物汤探吐之。气虚而小便闭者,多因素多斫丧或年衰气竭,当辨其脏气寒热。若素无内热之气者,为阳虚,常用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汤丸。若气虚下陷,升降不利者,宜补中益气汤主之,或用此汤探吐。内热不堪温补者,宜补阴化阳,用化阴煎等方。

②便秘由气滞所致者,参见便秘条。

③病理名词。气机阻滞。《兰台轨范·厥门》:“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

④又名气闭耳聋。系指因气郁气逆而致之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有气逆之闭,肝滞强也。”又云:“气闭者,多因肝胆气逆,其证非虚非火,或因恚怒,或因忧郁,气有所结而然。”治宜解郁顺气。可选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七抱三撑

    气功练功用语。指两臂配合呼吸时的外撑与内抱的不同用力法式。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其方法要领即吸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呼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

    释义拼音Q
  • 七表脉

    脉象一种分类法。《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七表即浮、芤、滑、数、弦、紧、洪七种脉。...

    释义拼音Q
  • 七冲门

    人体部位名。见《难经·四十四难》。根据消化系统解剖所见,有门户功能与形态的七个要冲部位,总称之为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仑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即肛门),故曰七冲门也。”其解剖部位、相互关系之记述均较确...

    释义拼音Q
  • 七次脉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次,指从任脉的天突穴旁开的次序。《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抉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

    释义拼音Q
  • 七恶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指疮疡患者病情严重时出现的七种险恶证候。七恶证候是古代判断疮疡患者治疗与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历代医家所叙述之七恶证候多有差异,如《太平圣惠方》:“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焮尤甚,脓色...

    释义拼音Q
  • 七方

    方剂分类的合称。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见《伤寒明理论》。即大、小、急、缓、奇、偶、复等七方。详各条。《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至金代成无己才将其总结为七方。.....

    释义拼音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