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字典目录 > 拼音Q > 正文

气疳

释义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疳。详该条。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其他词条

  • 脐旁穴

    经外穴别名。出《针灸集成》。即疝气穴。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Q
  • 脐上疽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冲疽①条。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Q
  • 脐上下五分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囟陷,灸脐上下各半寸,及鸠尾骨端,又足太阴各一壮。”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将前者列作经外穴,名脐上下五分。主治肠炎,下痢,水肿,疝痛,肠雷鸣,腹直肌痉挛,腹部膨胀,妇科病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

    释义拼音Q
  • 脐湿

    病证名。出《颅囟经》。又名脐湿肿。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湿润不干,甚或有水溢出,或剂孔周围稍现红肿。因断脐后护理不当,为水湿所侵而成。治宜燥湿,局部消毒后,用龙骨粉或煅牡蛎、甘石粉,干扑脐部。......

    释义拼音Q
  • 脐石症

    病证名。见《一盘珠》。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

    释义拼音Q
  • 脐突

    病证名。即新生儿脐部膨出。《证治准绳·幼科》:“因新生洗浴,系脐不紧,秽水浸入于内,产后旬日外,脐忽光浮如吹,捻转微响,间或惊悸作啼。”由于小儿脐部发育不全,或啼哭过多,剧烈咳嗽等,造成腹压增高,以致肠管向脐部压迫所致。绝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年龄超过二岁则...

    释义拼音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