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字典目录 > 拼音P > 正文

脾约

释义

病名。为脾虚津耗、肠液枯燥所致大便艰涩的病证,亦为形成便秘的原因之一。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约,有约束之意;脾约者,指脾津耗损,影响大便的排出。成无己注:“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见《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脾约,液枯证也。仲景论阳明伤寒,自汗出,小便数,则津液内竭,大便必难,其脾为约,脾约丸主之。盖液者,肺金所布,肺受火烁,则津液自竭,而不能行清化之令,以输于脾,是肺先失传送之职,脾亦因爽转输之权,而大便有不燥结者乎?但仲景以脾约丸主之。……当大便后或东南人虚羸,恐虽热甚,而偶误服此,必脾愈弱而肠愈燥也。故本病只宜以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为上。宜当归润燥汤、苁沉丸、润肠丸。”参见大便秘结、阳明病条。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其他词条

  • 脾痈

    病名。发于脾经之痈疽。 ①指位于章门穴处的痈,因章门穴为脾经之募穴,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章门隐隐有痛者,脾疽也。上肉微起者,脾痈也。”多因过食生冷兼内蕴湿热,或瘀血瘀滞脾经而成。证见腹胀,咽干,小便短涩。治宜利下攻瘀,用大黄汤、赤豆苡仁汤二...

    释义拼音P
  • 脾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部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便血,带下及胃炎...

    释义拼音P
  • 脾郁

    五脏郁证之一。以胃脘满闷、肢乏为主症。《赤水玄珠》:“脾郁者,中脘微满,生涎少食,四肢无力。治宜陈皮、半夏、苍术。”参见五脏郁证条。 ......

    释义拼音P
  • 脾脏中风

    古病名。又名脾中风。系风邪入于脾所产生的病证。《素问·风论》有脾风(参见脾风条)的记述。《太平圣惠方·治脾脏中风诸方》:“夫脾气虚弱,肌肉不实,则腠理开疏,风邪乘虚入于足太阴之经,则令身体怠惰,多汗恶风,舌本强直,言语蹇涩,口面僻,肌肤不仁,腹胀心烦,...

    释义拼音P
  • 脾胀

    病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金匮翼·胀满诸论》:“脾胀,湿气归脾,壅塞不行,其脉濡,其体重,其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畅,……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

    释义拼音P
  • 脾蒸

    古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总论·虚劳骨蒸候》。参见二十三蒸条。...

    释义拼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