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慢惊风的一种类型。见《仁斋小儿方论》。又名脾风、虚风。症见闭目摇头,面唇发青发黯,额上汗出,四肢厥冷,手足微搐,气弱神微,昏睡不语,舌短声哑,呕吐清水,指纹隐约。多因吐泄既久,脾虚气弱,肝失濡养所致。证属无阳纯阴的虚寒危象。患儿往往衰脱而死,预后大多不良。治宜补脾益胃,温中回阳。用参附汤、回阳救急汤。初起宜有白僵蚕丸。
慢脾风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麻油截法
疮疡内治方法之一。《外科证治全书》卷五:“凡痈疽一切恶疮,预防毒邪内攻。真麻油一斤,银器内熬十数沸,候冷用酒两碗入麻油五盏,通口热服,一日用尽,缓则数日服之。”该法具有缓下作用,临床可用其泄下疮疡之毒热,以防毒邪内攻脏腑。......
释义拼音M -
麻㾩[guāi]
病证名。出《麻科合璧》。指麻疹愈后肌肤发痒,出现似疮非疮,似疥非疥的一种疾患。由风湿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治宜开通肌表,疏风利湿,兼以活血为治。......
释义拼音M -
麻痹
证名。肢体或局部肌肤麻木,不知痛痒。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医学正传·麻木》:“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
释义拼音M -
麻出红肿
病证名。指麻疹透齐,疹子红肿太甚者。为毒火壅遏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去芥穗、豆豉,加紫草、紫花地丁。...
释义拼音M -
麻促脉
十怪脉之一。脉如麻子之纷乱,细微至甚,为卫枯营血独涩,属于危重之候。...
释义拼音M -
麻毒攻目
病名。系指麻疹毒邪侵入眼目,白睛红赤,羞明多眵甚或黑睛生翳的疾病。本病多为麻疹恢复期。麻疹余邪袭目所致,失治可致丧明。故治宜疏风清肺除邪,方用泻白散加减;生翳者应泻肝解毒,方用谷精草汤,外点犀黄散。......
释义拼音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