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K > 正文

口噤

释义

证名。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所致。《医碥》卷一:“口噤即牙关不开也,由气血凝结于牙关筋脉,不能活动。以苏合丸或生南星为末擦牙,或以郁金、藜芦末搐鼻或针人中、颊车。”口噤不能开,用秦艽升麻汤;痰迷心窍,昏愦,口噤不能言,用涤痰汤(见《张氏医通》卷一)。可见于中风、痉病、惊厥等疾患。又指初生儿口噤不开,不能吮乳。《幼科证治准绳》:“婴儿初生下,口噤不乳,口舌上疮,如黍粟大,(口孜)啀多啼,名曰噤。”《千金要方》卷六:“口噤赤者心噤,白者肺噤。”参见心噤、肺噤条。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卡法

    ①正骨手法名。该法系医者用拇指与食指钳住伤损部位,逐渐加大力量,促使破碎离位之骨片复位,并牢固卡附于主骨之上,使之不再移位;如系重迭错位的骨片,应于牵拉开后,用卡法使断端平复齐整,然后加适当之固定。于固定前应缓缓松手,以防卡好之骨片又复弹出而再错位。该法...

    释义拼音K
  • 《开宝本草》

    书名。统指《开宝新详定本草》及《开宝复位本草》。详开宝新详定本草条。...

    释义拼音K
  • 《开宝新详定本草》

    本草著作。一名《开宝详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公元973年(开宝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较,并参以《本草拾遗》等书,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较《新修本草》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

    释义拼音K
  • 开闭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风痰闭塞,昏沉不醒,药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者。盖因痰塞其脾之大络,截其阴阳升降之隧道也,原非死证。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各一握,其入石臼内捣如泥,以麻油、好醋同前四味炒热,布包之,从项背胸四肢,...

    释义拼音K
  • 开刺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释义拼音K
  • 开达膜原

    治疗学名词。指用消除秽浊药,以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温疫或疟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苔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

    释义拼音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