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K > 正文

口糜

释义

证名。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脏腑积热,口疮糜烂,用局方凉膈散;心热口糜,口疮多赤,花粉末掺之;肺热口糜,口疮多白,黄柏、荜拨末掺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热于小肠口糜,宜移热汤、柴胡地骨皮汤;心脾有热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口糜,宜回春凉膈散;中焦不足虚火上泛口糜,或用凉药不效,宜理中汤;阴亏火泛口糜,宜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内热口糜并咽喉肿痛,宜冰柏丸。若小儿腔糜烂。《保婴易知录》:“满口糜烂,色红作痛,甚则腮舌俱肿,联及咽喉,不能饮食。”多由阳明湿热熏蒸而发。治宜清热解毒,用赴筵散或清胃散加减。久病气虚,宜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还可用银花、甘草、薄荷、连翘煎汤漱口。并外吹冰硼散。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卡法

    ①正骨手法名。该法系医者用拇指与食指钳住伤损部位,逐渐加大力量,促使破碎离位之骨片复位,并牢固卡附于主骨之上,使之不再移位;如系重迭错位的骨片,应于牵拉开后,用卡法使断端平复齐整,然后加适当之固定。于固定前应缓缓松手,以防卡好之骨片又复弹出而再错位。该法...

    释义拼音K
  • 《开宝本草》

    书名。统指《开宝新详定本草》及《开宝复位本草》。详开宝新详定本草条。...

    释义拼音K
  • 《开宝新详定本草》

    本草著作。一名《开宝详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公元973年(开宝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较,并参以《本草拾遗》等书,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较《新修本草》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

    释义拼音K
  • 开闭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风痰闭塞,昏沉不醒,药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者。盖因痰塞其脾之大络,截其阴阳升降之隧道也,原非死证。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各一握,其入石臼内捣如泥,以麻油、好醋同前四味炒热,布包之,从项背胸四肢,...

    释义拼音K
  • 开刺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释义拼音K
  • 开达膜原

    治疗学名词。指用消除秽浊药,以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温疫或疟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苔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

    释义拼音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