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J

拼音J 第13页

  • 巨处

    经穴别名。见《医学入门》。即五处。见该条。...

    释义拼音J
  • 句漏

    山名。又作勾漏。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东北15公里。相传晋·葛洪曾在此山白沙洞炼丹。《晋书·葛洪传》:“有洪为句漏令事。”...

    释义拼音J
  • 举、按、寻

    诊断学术语。切脉指法。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诊测脉象的方法。《诊家枢要》:“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

    释义拼音J
  • 沮[jǔ]弛

    败坏松弛。《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释义拼音J
  • 《菊人医话》

    医论著作。张菊人撰。本书汇集作者多年临床治案和经验论述,分温热病,风、劳、鼓、膈四大症,医案选案三部分。作者医生应深刻领会经典医籍的精髓,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用药治病必须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每论一病一症,均附列医案以阐明用药之法。张氏于临床治疗...

    释义拼音J
  • 《局方发挥》

    医论著作。一卷。元·朱震亨约撰于14世纪中。作者因宋代官修《和剂局方》只列各方主治症候,不载病原;立法虽简便,而未能变通,遂以问答体例予以评论。全书针对局方配伍原则与辨证论治等共提出三十多个问题,着重阐发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指出《和剂局方》常以温补、辛...

    释义拼音J
  • 局部选穴法

    针灸选穴法之一。指在病变局部选取穴位治疗的方法。是《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等选穴原则的运用。如额痛取印堂、攒竹等穴,胃痛取中脘、梁门等穴,膝痛取膝眼穴等。适用于体表各部的局部病变,对内脏和深部疾患亦有一定的疗效。......

    释义拼音J
  • 痀[jū]挛

    证名。即“拘挛”。指筋骨拘急挛缩,肢节屈伸不利。参“拘挛”。《灵枢·邪客》:“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详拘挛条。......

    释义拼音J
  • 疽目

    病证名。见《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指两睑赤烂,时痒流泪的病证。多因脾经湿滞所致。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

    释义拼音J
  • 疽瘤

    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一种疽瘤,连生肩膊。”常生有数枚,症见局部瘤体甚痒,扪之有虫体蠕动感,破溃后可见内有蛆样红虫,宜手术治疗。......

    释义拼音J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