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J

拼音J 第10页

  • 蠲痹通络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法。即祛除湿痹、活血舒络的治疗方法。症见身体烦疼,项背拘急,肩肘痹痛,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等。常用方如蠲痹汤。...

    释义拼音J
  • 瞿中溶(1769-1842年)

    清代文人,兼通医。字苌生,号木夫、空空子、空空叟、木居士,江苏嘉定人。其岳父钱大昕,为清代名儒,中溶亦博通经史、精书画、亦通刑律,嗜金石学。旁通医学,所著有《洗冤录辨正》,有刻本行于世。......

    释义拼音J
  • 瞿书源(1891-1957年)

    近代医家。字文楼,号因勉庐生,河北新城县人。文史功底较好,后钻研医学,遂精于医。光绪间曾于太医院医学馆就读,后留太医院任职,为八品吏目。民国时期,先后任教于中医讲习会、华北国医学院、北京国医学院。1949年后,为北京中医学会及中央卫生部顾问,并为北京东城...

    释义拼音J
  • 聚星障

    病名。系指黑睛生细小星翳,数颗聚群分布,伴有抱轮红赤,沙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病证。相当于今之角膜炎。本病多由肝火内炽,风邪外袭,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前才治宜祛风清热平肝,方用新制柴连汤或石决明散加减;后者宜滋阴降火,用海藏地黄散加...

    释义拼音J
  • 聚散障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也即聚开障。详见该条。...

    释义拼音J
  • 聚泉

    经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主治哮喘,咳嗽,消渴,舌强,吐舌等。先用消毒纱布裹舌外牵。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若治哮喘咳嗽,可用隔姜灸。如热嗽,于艾炷中加雄黄末少许;如冷嗽,则加款冬花末,灸毕以茶清连生姜细咀咽下。...

    释义拼音J
  • 聚毛

    人体部位名。见《黄帝内经太素》。即三毛。详该条。...

    释义拼音J
  • 聚咳

    病证名。指连续性咳嗽因于风寒袭肺所致。《不居集》卷十五:“聚咳,风寒入肺,每一咳则连数百不止,不能转气,宜三拗汤。久则杏仁煮猪肺,或姜汁调蜜亦好,参苏饮加细辛。”参见风寒咳嗽、顿咳等条。......

    释义拼音J
  • 聚开障

    病证名。系指黑睛生翳,或圆或缺,或厚或薄,如云似月,或数点如星,痛则见之,不痛则隐,或月数发,或年数发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聚散障、夜星聚散、星月聚散、浮萍障,时发时散翳等。本病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阴虚兼湿热所致。治宜滋阴清热祛湿,可用...

    释义拼音J
  • 聚毒寒喉风

    病名。系指喉关聚毒,涎唾稠实,发热恶寒的病证。系十八种喉风症之一。分关上、关下。关上者依法治疗,方用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加减。关下者难治。参见喉风条。......

    释义拼音J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