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 第26页
-
黄蜂出洞
小儿推拿方法名。掐心经、劳宫和推三关后,将两手拇指并拢在前,余四指随后,在小儿前臂屈侧部,由腕横纹处向上一捏一放,然后再掐八卦中的离、坎两穴。《针灸大成》卷十:“大热。做法:先掐心经,次掐劳宫,先开三关,后以左右二大指从阴阳处起,一撮一上至关中、离、坎上...
释义拼音H -
黄风内障
病证名。又名黄风。①为五风变内障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于绿风内障证指出:“久则变为黄风。”类似今之青光眼绝对期。②见《世医得效方》。为高风雀目内障失治所致。参见高风内障条。......
释义拼音H -
黄风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即黄风内障。详该条。...
释义拼音H -
黄耳伤寒
病证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风温时毒,先犯少阳,续感暴寒而发。乃太少两阳合病,状类伤寒,以其两耳发黄,故见形定名为黄耳伤寒。”治宜荆防败毒散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该病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耳源性颅内感染。......
释义拼音H -
黄耳类伤寒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三:“凡耳中策策痛者,是风入肾经也。不治则变,恶寒发热,脊强背直,如痉之状,曰黄耳伤寒。此不可作正伤寒治,宜小续命汤去附子,加僵蚕、天麻、羌、独,次用荆防败毒散加细辛、白芷、蝉蜕、黄芩、赤芍、紫荆皮”。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
释义拼音H -
黄丁
病名。①五丁之一。《华氏中藏经》卷中:“黄丁者,起于唇龈边,其色黄,中有黄水。发则令人多食而还出,手足麻木,涎出不止,腹胀而烦,多睡,不寐者死。”多由火毒炽盛上炎于唇所致。治宜解毒泻火,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唇疔条。......
释义拼音H -
《黄帝阴符经》
著作名。简称《阴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黄帝为假托之名。一说成书于北朝拓拔魏时期。一卷。传本有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者。本书性质,论者见解各异,纷纭不一。但多认为系道教修养之术,论涉养生要旨、气...
释义拼音H -
《黄帝逸典》
痘疹专着。又名《轩辕逸典》。清代著作,不着撰人。本书专论痘疹,托名唐·蓝采和注释。内容分为原痘、格三(指治痘的三个阶段)、脏腑、传经、发热、报痘、点论、胀论等8篇。主要论述痘疹发病机理、病证特点和治疗原则等,但未载医方。据“蓝采和序”称曾为之补撰药性、药...
释义拼音H -
《黄帝虾蟆经》
针灸著作。又名《黄帝针灸虾蟆忌》。一卷。汉代作品,撰人佚名。为现存较早的针灸文献。其主要内容为针灸禁忌部位和图形等,并无实际临床意义。现有日本据古卷子的复刊本。......
释义拼音H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医方著作。又名《宣明论方》。十五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一-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三-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燥、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
释义拼音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