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字典目录 > 拼音F

拼音F 第15页

  • 扶桑骨伤

    病名。系指扶桑骨即颞骨蝶骨相连处损伤。为脑骨伤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余证治参见脑骨伤条。...

    释义拼音F
  • 扶桑骨

    骨名。指蝶骨大翼颞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扶桑骨,即两额骨傍,近太阳肉内凹处也。”...

    释义拼音F
  • 扶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一手扶持固定肢体,以便于另一手进行各种手法操作的方法。...

    释义拼音F
  • 扶承

    经穴别名。即承扶。参见该条。...

    释义拼音F
  • 凫[fú]骨

    骨名。即第七、八、九、十肋组成的肋弓。《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凫骨者,即胸下之边肋也。”...

    释义拼音F
  • 伏饮

    病证名。痰饮之一。饮邪伏匿体内,或留饮去而不尽,潜伏为患的病证。《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治宜化饮逐邪,扶正固本,方用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桂枝半夏汤等。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释义拼音F
  • 《伏邪新书》

    温病著作。一卷。清·刘吉人撰。刘氏以《内经》伏邪发病的理论为依据,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释义拼音F
  • 伏羲

    伏羲,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太平御览·诗含神雾》记载:在一个极乐的国土"华胥氏之国"中有位姑娘,一天,她来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

    释义拼音F
  • 《伏瘟证治实验谈》

    温病著作。蒋树杞撰于1920年。本书叙述伏瘟之病原、症状和诊断,并详论治法。但书中一味排斥贬抑西医的作法不免于偏颇。现有《三三医书》本。...

    释义拼音F
  • 伏兔

    ①人体部位名。指大腿前方肌肉。相当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髀关,抵伏兔”。②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

    释义拼音F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