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拼音E > 正文

鹅掌风

释义

病名。指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外科正宗》卷四:“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多因手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凝结皮肤,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证见初起时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泡,搔痒,继而疱破出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手掌皮肤粗糙变厚;甚则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遍及全手;进一步发展可染及指甲并使之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缠绵,经久不愈。治疗可用鹅掌风浸泡患手;方可用土槿皮煎汤温洗浸泡,或用二矾汤熏洗,外搽疯油膏或红油膏。重症者可内服祛风地黄丸。相当于手癣,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 耳背高突

    推拿穴位名。又名耳后高骨。在耳后颞骨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用揉按法,可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外感头痛等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用两手中指、无名指,揉运耳后高骨,二十四下毕,再掐三下,治风热。”......

    释义拼音E
  • 人体器官名。为五官之一。听觉和位觉(平衡感觉)的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也和心、肝、脾等脏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通...

    释义拼音E
  • 耳瘑[guō]疣目

    证名。见《本草纲目》卷四十八鸡胆。是指耳部的疣子而言。...

    释义拼音E
  • 儿枕痛

    病证名。出《古今医鉴》卷十二。又名儿枕、儿枕不安、块痛、产枕痛、血枕痛、血块痛、血母块、产后儿枕腹痛、产后腹中块痛等。多因产后恶露未尽,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瘀血内停所致。恶露未尽者,症见小腹硬痛拒按,或可摸到硬块,兼见恶露不下或不畅,治宜活血去瘀,方用《...

    释义拼音E
  • 儿枕块

    病证名。为儿枕痛之别名。《女科撮要》:“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详儿枕痛条。...

    释义拼音E
  • 儿枕不安

    症证名。为儿枕痛之别名。指产后血瘀型腹痛。《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出:“恶露不行,脐腹作痛,俗名儿枕不安。”详儿枕痛条。...

    释义拼音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