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 第7页
-
《不谢方》
方书。又名《世补斋不谢方》。一卷。清·陆懋修撰。本书选录临床应用确切有效的方剂三十余首。作者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故以《不谢方》为其书名。现有《世补斋医书》本。......
释义拼音B -
不退位
运气术语。谓主司之六气过时而不退,继行其令,引致该气的延长。《素问·本病论》:“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余,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释义拼音B -
不死药
古代传说可使人长生不死的药物。《韩非子》:“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这类传说从养生的角度体现了人类要努力把握自我命运的一种早期尝试,含有一定积极因素。......
释义拼音B -
不嗜食
证名。自觉饥饿,但不欲食。多由寒湿阻胃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灵枢·大惑论》:“胃气上逆,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治用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升阳益胃汤等。......
释义拼音B -
不食
证名。食欲减退,甚则不进饮食。见《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参见不能食条。...
释义拼音B -
不识人
证名。神志失常的严重证候。或见于中风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或伤寒阳明病,热极则日晡潮热。甚则不识人,循衣摸床,独语如见鬼状。或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或为温病热盛,邪陷心包,神昏谵语。或为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
释义拼音B -
不时泪溢
病证名。多因泪点外翻、泪点闭锁或泪道狭窄、阻塞等引起。症见单眼或双眼常有泪液存留,并不时溢出睑缘,流淌面颊。一般泪液清稀,泪下无热感,眼部不红不痛,属冷泪。泪道阻塞者,可酌情搽冲及手术治疗。肝肾阴虚而见冷泪者,宜补益肝肾,可用左归丸或菊睛丸加减。详见冷泪...
释义拼音B -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针灸治疗的原则。出《灵枢·经脉》等篇。对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只须按经取穴治疗,而不必分补泻,与“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并列。《类经》:“言本无虚实之可据,而或有邪正之不调者,但求所在之经以取其病也。”......
释义拼音B -
不胜毒者以薄药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虚弱,不能胜任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薄而和缓的药治疗。...
释义拼音B -
不容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在上管两旁各一寸(《太平圣惠方》)。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纳呆,噫酸,以...
释义拼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