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 第4页
-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学著作。北京、沈阳、兰州、新疆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合编。本书选录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余种,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为18类,每种草药有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释义拼音B -
白芥子灸
药物发泡灸之一。即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敷贴时间约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用治肺结核,哮喘,口眼斜和关节寒痹等。也有加用它药物专治冷哮的。如《张氏医通》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共为末,入麝香1.5克...
释义拼音B -
白茧唇
病名。本症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唇白而肿,多兼眉棱骨痛,厥逆眩晕,气秽颐浮,齿击狂逆等。治宜清火解毒,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若神志症状明显又兼痰涎壅盛者,可清热涤痰,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
释义拼音B -
白黄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出《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症见颜色干枯,目下赤,口干舌缩,心中恍惚,四肢烦重。内服地黄当归汤,外用灸烙法,参见黄疸有关条。......
释义拼音B -
白环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玉环俞、玉房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布有臀下皮神经,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臀下神经和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主治遗精,疝气,白带,血崩,大小便不利,腰髋痛,及坐骨神经...
释义拼音B -
白滑腻苔
诊断学名词。苔白厚腻,苔上津液较多,如稠厚豆腐浆敷在舌上。多因脾阳不振,寒湿痰饮停聚所致。治宜温中健脾,化湿祛痰。...
释义拼音B -
白滑半边舌
诊断学名词。见《伤寒舌鉴》。指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由痰饮壅郁于肺或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病所致。前者治宜温肺散寒,后者治宜和解少阳。...
释义拼音B -
白虎证似痫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出《幼科发挥》。《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作白虎候:“其状身微热,有时啼唤,有时小冷,屈指如数,似风痫,但手足不瘈疭耳。”......
释义拼音B -
白虎摇头
针刺手法名。又名赤凤摇头。《金针赋》:“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指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同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去瘀的作用。......
释义拼音B -
白虎历节风
病名。四肢关节走痛,痛不可忍,不得屈伸的疾患。简称白虎历节、历节。又名痛风。《丹溪心法》:“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张氏医通·痿痹门》:“按痛风一证,……《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详见痛风、历节风条。......
释义拼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