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49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真阳

    即肾阳。与真阴相对而言。详该条。...

    释义拼音Z
  • 真要

    正确、珍贵的理论、方法或技能。《素问·天元纪大论》:“谨奉天道,请言真要。”王冰注:“明言天道,至真之要旨也。”...

    释义拼音Z
  • 真阴

    即肾阴。与真阳相对而言。肾为元真所在,藏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基本的物质,称称。参肾阴条。...

    释义拼音Z
  • 真阴不足

    同肾阴虚。详该条。...

    释义拼音Z
  • 真阴内损失血

    病证名。阴精虚涸导致的吐血咯血。《不居集》卷十三:“真阴内损失血:凡吐血咯血,因劳损而气虚脉静,或微弦无力,既非火症,又非气逆,而血有妄行者,此真阴内损,脉络受伤而然。惟用甘醇补阴,培养脉络,使营气渐固,而血自安矣。”治用一阴煎、左归饮、六味地黄汤、小营...

    释义拼音Z
  • 真元耗损喘

    证名。肾虚不能纳气的气喘。见《证治准绳·杂病》。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而烦躁恶热,似火非火...

    释义拼音Z
  • 真元下虚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释义拼音Z
  • 真元虚损疬

    病名。指患有瘰疬且伴见真元虚损,气血两亏之证者。《疬科全书》有:“环颈破烂,臭秽不堪,久不收口,此乃根本虚极,气血两亏之症,名真元虚损疬。”临证除有瘰疬局部症状外,还见有全身虚衰,气血两亏之象。治宜内服加减补天大造丸,外用羊屎散敷搽患处。......

    释义拼音Z
  • 真脏

    脉学名词。即真脏脉。《素问·阴阳别论》:“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素问·玉机真藏论》:“见真藏曰死。”...

    释义拼音Z
  • 真脏脉

    脉学名词。一种病情危重、难治,预后险恶的脉象。其脉胃气极虚,毫无柔和之象,属于胃气衰竭,五脏真气败露的反映。因病脏不同,其性状各有差异。《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又:“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释义拼音Z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