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42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针灸集成》

    针灸著作。又名《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撰。刊于1874年。卷一论针灸法、禁针灸穴、别穴、要穴、奇穴、针灸禁忌时日等;卷二论骨度法及诸病针灸法;卷三-四为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本书引用了大量针灸文献。但多系转录自张介宾《类经·图翼》一书。194...

    释义拼音Z
  • 《针灸甲乙经》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

    释义拼音Z
  • 针灸经穴模型

    针灸教具名。是标示体表经络循行路线和经穴位置的人体模型。多用塑料或石膏制作。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释义拼音Z
  • 《针灸经穴图考》

    针灸著作。黄竹斋编。本书以《类经图翼》一书为基础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古今各家记述予以补充、整理汇编。书内附有十四经穴的点穴照片图。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释义拼音Z
  • 《针灸聚英》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四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年。卷一论脏腑、经络、腧穴;卷二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三论针法、灸法及禁灸;卷四为各种针灸歌赋。编者于书中多以按语的形式,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批判了针灸禁忌方面的某些迷信说法。是一部有较大...

    释义拼音Z
  • 针灸科

    古代医学分科名。针灸疗法由来已久,唐代始设针科,宋代设针兼灸科,元、明两代均设有针灸科,清朝前期也设针灸科,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太医院中取消针灸科。......

    释义拼音Z
  • 针灸疗法

    针法、灸法的合称。简称针灸。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并运用操作手法,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疾病。灸法主要是以艾为原料,温灼穴位皮表,温能经脉,扶阳散寒,治疗疾病。方法虽异,但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常配合使...

    释义拼音Z
  • 《针灸全生》

    针灸著作。二卷。又名《同人针灸》。清·肖福庵撰。刊于1831年。首为周身经穴及十四经经穴图解歌诀,其次为多种病症的针灸取穴。内容简要。现存四种清刻本。......

    释义拼音Z
  • 《针灸四书》

    针灸丛书。元·窦桂芳辑。1311年刊行。系《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经》和《灸膏肓腧穴法》四书的合称。附刊窦桂芳《针灸杂说》。《针灸四书》的主要内容后收录于《普济方》卷四百○九-四百一十三。现存初刻本。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释义拼音Z
  • 《针灸素难要旨》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节要》、《针灸要旨》。明·高武撰。刊于1531年。共三卷。本书系将《黄帝内经》与《难经》中有关针灸理论予以分类汇编而成。除高氏本人有个别按语外,没有更多的解释与发挥。现存清刻本等。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释义拼音Z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