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释义 第33页

释义

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TA的作品

  • 照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蹻。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本干,及胫后动、静脉。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尿频尿闭,咽喉干痛,脚气红肿,失眠,癫痫等。直刺0.3-0.5寸。艾...

    释义拼音Z
  • 遮护

    人体解剖名称。系会厌的别名。《喉科金钥》卷上说谛问答:“食下咽,两旁喉管有护,旋开旋阖,当食而言笑,则上气冲激,令人喷饭,故圣人食不语。”......

    释义拼音Z
  • 遮睛障

    病名。系指圆翳外障,掩盖瞳神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也即圆翳外障。详见该条。...

    释义拼音Z
  • ①治疗学术语。系五治法之一。折,折杀,抑制。用药物控制郁积欲冲逆的病邪。《素问遗篇·刺法论》:“当折其胜,可散其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泄之。”王冰注:“折,谓抑...

    释义拼音Z
  • 折髀

    病证名。大腿疼痛如折断的病证。《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

    释义拼音Z
  • 折顶回旋法

    医疗技术名。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的手法之一。其法是以手法加大断端成角,使两骨折面同侧之边缘接触,然后将远骨折段折回,即可使骨折面相对合。如果两骨断端间软组织嵌入,或背向移位之斜行骨折,则应两手分别握住骨折之远近两端,按其原来骨折移位之方法,作逆向回转,...

    释义拼音Z
  • 折风

    八风之一。指从西方来的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张景岳注:“西北方干金宫也,金主折伤,故曰折风。”......

    释义拼音Z
  • 《折肱漫录》

    医话著作。六卷(一作七卷)。明·黄承昊撰。初刊于1635年。作者幼年多病,自称“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遂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题名为《折肱漫录》。书中记录了黄氏亲身阅历之医事,分养神、养气、医药三门,有医理、医案,可资借鉴。...

    释义拼音Z
  • 折骨

    病证名。同骨折。《外台秘要》卷二十九有“折骨方三产”,并引“《肘后》疗凡脱折、折骨诸疮肿者,慎不可当风卧湿”。强调预防并发破伤风。...

    释义拼音Z
  • 折脊

    证名。腰脊疼痛似折之证。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督脉属肾贯脊,肾虚则督脉懈弛,腰脊疼痛如折。治宜温补肾督,理气活血等法。参见脊痛条。......

    释义拼音Z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