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TA的作品
-
瘴疽
病名。指生于背部的顽硬青紫的肿块。出《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因感受山岚瘴气积久而成。症见患处初为黑色,稍硬,重按方微疼,五、七日待毒势出后可变软,色转为青,如拳击之状,并伴见身发寒热如疟,头颤口偏,手足厥逆,黑睛紧小等全身症状。病中如见黑色时,可速用砭法,...
释义拼音Z -
瘴疟
病证名。疟疾之一。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其病有三。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腰重,脚软,或...
释义拼音Z -
《瘴疟指南》
疟疾专着。二卷。明·郑全望撰于1609年。作者鉴于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遂予悉心研究,颇有心得。后得宋·李待制(佚名)所辑《瘴疟卫生方》,以为可取。遂以之为基础,附以己见编成此书。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以及瘴疟药用宜忌、预后等。内容...
释义拼音Z -
瘴气
病症名。温病之一。感受山林间湿热瘴毒所致,多见于南方。《诸病源候论·瘴气候》:“夫岭南青黄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讫孟冬,行黄芒瘴。量其用药体性,岭南伤寒,但节气多温...
释义拼音Z -
赵才鲁
元代医生。上虞(今浙江)人。宋宗室后裔,业儒,后得禁方,治病有奇效。...
释义拼音Z -
赵从古
宋代人。撰《六甲天元运气钤》二卷,今佚。...
释义拼音Z -
赵大申
元代医家。生平里籍不详。曾与赵素合撰《风科集验名方》二十八卷,今佚。...
释义拼音Z -
赵道震
明初医家。字处仁,金华(今属浙江)人。精于医术。精研古代医书,曾学医于名医朱震亨,得其传。1389年迁居安徽定远县。永乐四年(1406年)参与并督管编修《永乐大典》中有关运气方面的内容,卒年84岁,着《伤寒类证》,已佚。......
释义拼音Z -
赵鄂
唐代医家。鄜州(今陕西富县)人。曾为马医,后于京都治愈被当时名医梁新判为不治症之患者,一时名声大振。梁新将其荐于朝廷,官至太仆卿。治病多奇效。......
释义拼音Z -
赵佶(1082-1135年)
宋代皇帝。于医学颇为关注,曾撰《圣济经》十卷。以理学思想论述医学理论,兼及五运六气。政和八年(1118年)作为医学校教本颁行。曾下诏校正《证类本草》、编撰《圣济总录》等。......
释义拼音Z